我校组织学生观看“新质引领 创启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2025.01.23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工作,202512219:00—19:40,我校组织全体学生在线观看学习了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期——新质引领:创启未来。

此次直播课共分为二十年磨一’”“‘不咕自鸣让甲骨文起来三个篇章,课程从不同维度展现了以新质为引领,通过技术创新、文化融合、思维转变等方式,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主讲教师与新质体验官、探索家们聚焦于长期专注带来的突破,搭建起科技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桥梁,用创新的传承方式,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通过此次直播课,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专注铸就非凡、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性,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未来我校将继续秉持专注、创新与传承的精神,积极拥抱新技术、新理念,以开放的姿态应对时代挑战,在新时代语境下续写华章。

我校组织学生观看“新质引领 创启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我校组织学生观看“新质引领 创启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以下是学生的心得感悟:

李晰月(2022级数字媒体艺术4班): 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是当代青年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要务。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文化的传承绵延不绝。我们青年,作为时代的先锋,肩负着与时间赛跑、守护和传承历史文脉和开创未来的重任。

传承为基石,创新是动力。从创新航空面窗的铸造,翘起了一整个中国航天梦;到不咕团队三年的不懈努力,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纹样得到数字化的保护与传承;再到数字甲骨共创中心的揭牌成立,积极推进了全球甲骨文的数字回归,焕活了甲骨文的生机与活力。这些豫科技河南造力量的不断壮大,让我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在新时代的发展征程中悄然绽放。

古语有言: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我们敬畏历史与文物,他们无畏于数以万计的时间洪流,沉眠于风沙最后的呢喃里,然后等着被新的故事唤醒。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作为时代的传承者,我们青年一代理应身体力行,既当从传统文化中感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精神内涵,又当以先进的思想知识武装心灵,以新技术新方法为传统文化添上新意,在中华大地的沃土上,厚植文化力量,坚持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携手共写未来芳华。

刘瑞琪(2022级产品设计2班):直播中,专家学者们聚焦新质生产力,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主动涉猎新兴学科领域,培养跨学科思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实践活动,锻炼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成长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时代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畅(2022级环境设计2班):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是国家进步的核心动力。直播中展示的科技创新成果,让我看到了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也让我明白我们青年一代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用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同时,青春担当让我感受到了青年人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的激情与活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的价值。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坚定理想信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华章,为建设美丽家乡、伟大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真正做到青力青为,见未来。

孙媛媛(2023级工艺美术1班):在这次直播活动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感悟。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脉搏,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创新如同一盏明亮的灯塔,引领着我们走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创新还需要我们具备人文情怀,科技的发展应该为人类的幸福服务。我们要以人为本,关注社会问题,用科技创新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创新就是创未来。让我们怀揣着创新的梦想,勇敢地踏上未来的征程,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让创新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王方珂(2024级数字媒体艺术5班): 直播课上,主讲教师与新质体验官、探索家们的深入讲解,启示我们在科技快速迭代的时代,深度专注与长期投入依旧是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路径。只有稳扎稳打,深入钻研,才能在技术与产品上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未来,借助科技的力量,更多的传统文化瑰宝有望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方式,创造出更多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作品,描绘一幅幅面向未来的壮丽图景。

张滋洋(2024级环境设计6班): 新质引领,创启未来。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以只争朝夕、事不避难的精神凝聚力,共赴新程。以新生代一马当先,引领新质生产力的万马奔腾

二十年磨一’”,筑牢航天梦,我们逐渐明白,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自鸣让我们意识到,创新并非孤立的行为,它需要团队的协作和智慧的碰撞。让甲骨文起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连接。创新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机会,坚定的信念去坚持方向,以及不懈的努力去实现目标。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在历史传承中与时间赛跑,在新质引领下与担当同行,在未来的道路上,展现新时代青年眼界格局新气度,能力跃升新气象,干事创业新气势。

 

关闭

密码登录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