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堂 对话经典——我校校长石品带队赴河南省美术馆开展沉浸式书法研学
文脉赓续千年韵,笔墨飘香润课堂。11月5日上午,我校校长石品,书法专业教师程立斌、朱浩然带领书法专业学生走进河南省美术馆,特邀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导报总编辑孟会祥进行专业导览,以“从石间到纸上——唐代石刻拓本书法研究与创作展”为实景课堂,将书法鉴赏课搬到展览现场,让千年书法风韵与课堂教学深度交融。

活动现场

董继武致欢迎词





展览现场
活动伊始,董继武馆长致欢迎词,他诚挚邀请广大师生常来美术馆走一走、看一看,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开展研学活动,并希望同学们通过参观高品质展览,深化对传统书画艺术的认知与体悟,在艺术求索的征程中笃定前行、精进不已。



孟会祥为师生们导览
随后,孟会祥老师开启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专业导览。他带领同学们逐一参观了展出的珍贵拓本,从书法史维度细致解析唐代书体的范式流变,点明书法风格的形成并非全然颠覆,而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局部递变。导览过程中,孟会祥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大家的典范之作,剖析其书法艺术的严谨法度与深厚底蕴;生动赏析了韩择木、史惟则、卢元卿等名家的唐隶精品,解读唐代隶书的独特风格与艺术魅力;还重点介绍了李邕、张少悌的行书开拓之作与风格多样的志盖篆书,引导大家感知唐代铭石书法的丰富多元。同学们穿梭于“贞石证史”“法度气象”“古韵今声”三大展览板块,明晰唐代石刻的历史脉络,体悟唐代书体的风骨与神韵,感受当代书法的临古与创变,此刻书本上的书法知识在沉浸式观展中变得鲜活可感。

石品校长致答谢词
活动尾声,石品校长向孟会祥老师的悉心讲解、河南省美术馆的大力支持致以诚挚感谢,并对此次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总结。他表示,河南省美术馆的丰富资源对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此次美术馆之行是一堂鲜活的书法实践课。“课堂+展厅”的双重教学模式,让书法教学走出教室、贴近经典,既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了唐代书法的艺术魅力,更深化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与时代新意的体悟,有助于学生建立全面的艺术认知体系。
我校书法学专业骨干教师程立斌深有感触地说:“从初唐的峻拔遗韵,到盛唐的恢弘法度,再到中晚唐的多元探索,本次展览将唐代石刻书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孟会祥主席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讲解,同学们一步步探寻唐代‘尚法’书学理念与多变特点,这既是一场书法艺术的古今对话,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浸润,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大。”
据悉,本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除110余件涵盖楷、隶、行、篆四体的唐代金石碑拓外,还特邀11位当代书法家创作临摹作品,形成“传统藏品+当代创作”的丰富展陈体系,生动呈现“法度与性情并存、传承与创新共生”的唐代书法盛景。
石品校长带领师生们参观美术作品展
书法与美术一脉相承。书法课堂结束后,石品校长带领师生继续参观“承历史文脉,咏时代赞歌——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作品巡展”与“丹青抒怀——蒋丹书画作品展”,在笔墨丹青中延续文化熏陶。河南省美术馆副馆长郭黎莅等全程陪同师生观展。

此次研学之旅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在与唐代石刻拓本的对望中体悟书法魅力,在专家解读中明晰唐书范式演变,在优秀美术作品的浸润中拓宽审美视野。未来,学校将持续搭建此类实践平台,推动书法教学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助力学子在笔墨研习中筑牢文化根基、传承千年文脉。






豫公网安备 41012202000357号